文昌帝君-梓潼帝君|文曲星|文昌君|梓潼神

文昌帝君

文昌本是星官名,即是斗魁星之上六星的總稱,古代的星相家將其視為主大貴吉星,道教則認為是主宰功名祿位的神。

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,一般認為是西晉的張亞(或稱張亞子),張亞子侍母至孝,曾在晉朝當官,後來不幸戰死,梓潼地方的百姓建了一座廟來紀念他,一開始張亞子被當成雷神來祭拜,後來逐漸成為梓潼地方的重要神明,道家著作《化書清河內傳》則說梓潼神受到玉皇上帝的旨命,掌理文昌事及人間祿籍。

唐朝的時候,因帝王大力推崇,梓潼神的地位一路爬升,從一個地方神轉化為全國性的大神,並與文昌星結合。

玉皇殿在右側廂房設置文昌宮奉祀文昌帝君,並在文昌帝君兩旁陪祀至聖先師孔子魁星爺

文昌帝君也叫文昌梓君,或稱文曲星、文昌君及梓潼帝君,原名叫張亞,西晉太康八年,二月三日降生在四川省西昌縣東南方之一處,之後又遷移到七曲山,推廣如道教義,對蜀國文教貢獻許多。

文昌帝君負責掌管讀書及學習。民間信仰習慣將准考證影印本供奉在神桌上祈求金榜題名,並把代表勤學的芹菜、代表聰明的蔥及代表好彩頭的蘿蔔拿來祭拜,拜完不收供品。

傳說中文昌帝君的父親河叟年齡六十時才生子,小時候的文昌帝君舉動異於常人,喜歡遊覽名山大澤,博覽群書,說話也隱含著許多的含意,鄉民都將他供奉為神靈。

另外還有一種說法。文昌帝君有天神和人神之分,天神是北斗七星之一的「文昌之星」,人神是「梓潼帝君」梓潼帝君生於周朝初年,傳說有七十三次化身,在周為張仲,在漢為張良,在晉為梁王呂光,在五代為蜀王夢昶,在姚秦之世為張亞。其為人天性剛烈,明察秋毫,秉性仁厚,恤民如子。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,元朝將文昌加號為帝君,各地學府便建祠祭祀,明朝年間,在每年的二月初生,文昌帝君生日時派官致祭。在清朝仁宗皇帝的時候,將梓潼帝君列入祀典,並下令天下學府建廟祭拜。文昌帝君在世間的著作有勸孝文、陰鷺文...等書,能教化人心,不失聖人的旨意,使人民的生活中都有敬畏之心。文昌帝君的「蕉窗聖訓」有戒淫行、戒意惡、戒口過...等,都可教化人心,所以後人就傳他為求功名利祿的神明。

TOP